2.4 单因素实验 8
2.4.1肉眼观测法 8
2.4.2显微镜观察法 8
2.4.3 离心稳定性测试法 8
2.4.4 感官评价测试法 8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9
3.1 探索性实验 9
3.1.1 乳化剂的选择 9
3.1.2 乳化剂与香精配比 9
3.2 环糊精类原料制备香精微胶囊 10
3.3 单因素实验条件优化 12
3.3.1 β-环糊精用量影响 12
3.3.2 增稠剂用量的影响 13
3.3.3 聚乙二醇用量的影响 15
3.3.4 固含量用量的影响 17
4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2
1 文献综述
1.1 微胶囊的定义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者液体包裹形成小粒子的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密闭的或者是半密闭的壁膜将芯材与外界环境隔离,从而达到保护和稳定芯材,屏蔽气和颜色,控制释放芯材的目的。微胶囊化的意义在于:能有效持久地降低芯材受氧气、湿度、热、光和其他物质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效地防止这些外界的因素对芯材物质的破坏;减少芯材向环境的扩散或挥发,抑制芯材中有效活性成分的挥发损失,提高其稳定性,使品质保持持久;能人为而有效地控制芯材的释放,使芯材原有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掩盖芯材的异,改善芯材的口感和觉;改善芯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液体或者半固体的流质体转化成自由流动的固体粉末,便于贮藏和运输等。
1.2 微胶囊化的意义
1.2.1 改善物质的物理性质
液态转变为固态。当液态物质被微胶囊化后,可得到细粉状产物,称之为“拟固体”。虽然在使用上它具有固体的特征, 但其内部仍然是液体,因而可以良好地保持液相的应用性能。微胶囊化可以使液态功能物“ 易于使用” , 微胶囊壳在特定条件下使微胶囊破裂(控制释放), 壳芯液体放出,达到应用的目的。
一些功能性物质为液态, 或者是在液态下发挥作用, 如液体香精、护肤营养保健药剂及除毛剂等。将它们通过微胶囊技术制成“拟固体”,通过物理吸附、化学粘合等各种手段, 就可以比较稳定地存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纤维表面, 达到其应有的功效。
1.2.2 控制释放
微胶囊所囊的功能物可即刻释放, 也可经过一定时间逐渐地释放出来(缓释)。采用机械方法(如压、揉、搓、摩擦等)或者采用化学方法(如酶的作用、溶剂及水的溶解等), 囊芯功能物质即刻释放。囊芯功能物质的释放决定于微胶囊壳膜的性能, 微胶囊壳膜有半渗透壳膜和全封闭壳膜, 半渗透壳膜内的功能性物质既能缓释又能通过机械等作用即刻释放, 而全封闭微胶囊壳膜主要是通过机械等方法即刻释放。加工微胶囊要依据囊芯功能物质的物理性能来决定选缓释型的还是选全封闭型的(主要通过机械方法即刻释放)。
1.2.3 使不相容的物质隔离
微胶囊化后可将各成分隔离, 在生产中能阻止混合组分中各成分的不良干扰。如在涂料防印印花中, 为了防止电解质对合成增稠剂的不良干扰, 可先将电解质硫酸铵微胶囊化, 然后在汽蒸时通过控制释放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