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和我国相比,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物流和电子商务起步较早,发展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对于快递配送“最后100米”难题的解决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国外有关快递配送“最后100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50973
第一是关于快递配送“最后100米”重要性研究。Gunasekaran(2002)、Boyer(2013)、Eiichi和Yasushi(2003)就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定义了电子商务物流,并且说明了物流管理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Boyer(2009)很早之前已经提出了“最后一公里”理念的主要使用区域,囊括在城市里送货、电子商务和配送到便利店。并且DHL公司也对“最后一公里”物流进行了定义;Auramo(2002)觉得每一个电商公司都能够依靠自己来规划“最后一公里”物流,并提出配送的准确率、送货的频率、和配送的时间间隔是影响电子商务配送质量的重要条件。
第二是对于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的探索。Punakivi(2012)通过对快速消费商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研究探索,包括把货物送上门、在家门口安装收货箱等方式的研究,提出了“共同配送点”的概念。Wohlrab(2012)和Gevaers(2014)明确指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在这个步骤,你需要把配送的货物送到接收货物人的家中,也就是指定的地方。Bruno(2012)结合Business-to-Customer的物流配送特点,将“最后一公里”配送,包括所有货物送到家中、送到家中和送到提货点的混合型以及所有货物送到提货点这三个方法进行比较修整,探寻出了快递配送“最后100米”的最优解。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大陆,平时探讨的“最后100米”难题,其实就是国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说的“100米”和我们理解的物理意义“100米”是不一样的,这里指的是货物从站点最终送到客户并签收的长度。我国的电商行业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截至目前,对于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特别是针对“最后100米”配送的探索研究少之又少,再加上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起步晚,2007年之前的文献基本无从获取。自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超速发展,直接导致物流配送“最后100米”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人们开始从多方面对快递配送“最后100米”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发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切入对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进行研究。彭频(2012)、庞彪(2012)通过建立以社区为配送和信用中心的第三方配送,使电子商务最后的配送网络可以兼顾每个顾客生活的地方,以使得顾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获得极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第二,研究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发展遇到的限制。郭道猛(2010)、卢凯(2013)通过研究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扎根于于第三方小区物流联盟模式的解决方案。现在我国快递行业最主要问题就是混乱的市场秩序,陈旧的管理模式,简陋的硬件设施,素质低下的快递从业人员。他说要改革该行业的管理体制,发挥政府职能,使用更好的物流设备,提高时间效用,提升顾客为上的理念,强化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更要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此来使自己在行业中更有竞争力。
第三,针对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模式的研究。张胜英(2011)就曾经总结过我国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经营模式,我国目前有电子商务提供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同经营的模式和由电子商务提供商自主经营的两种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经营模式。张俊山(2012)就曾提出了社区派送网点投递模式,该模式具有服务时间稳长论文网、服务范围半径小、短途送货和可以自提等优点,可是这些网点的管理起来非常难,也不稳定,波动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