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色素提取试验原理 4
2.4.2 色素提取工艺流程 5
2.4.3 单因素实验 5
2.4.5 正交实验优化工艺 6
2.4.6 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6
3.实验结果与分析 7
3.1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论述 7
3.1.1 玉米中色素含量成分的测定 7
3.1.2 最佳提取溶剂的选择 7
3.1.3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8
3.1.4 确定最佳料液比 9
3.1.5 最佳提取时间的确定 9
3.1.6 最佳pH的确定 10
3.1.7 最佳提取温度的确定 11
3.2 正交实验优化玉米黄色素提取工艺结果分析 11
3.3 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13
3.3.1 玉米黄色素的耐光性 13
3.3.2 玉米黄色素的耐热性 13
3.3.3 pH对玉米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4
3.3.4 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玉米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5
4.结论 16
5.致谢 18
6.参考文献 19
1.绪论
1.1 玉米产量的研究现状
1.2天然色素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欧美国家研发出了许多新型的食品天然色素,因为相比合成色素,天然色素作为直接从动物(动物身体及组织器官内所累积的天然有色颗粒。例如花鸟虫鱼,飞禽走肉等,有着各式各样的颜色,有他们自己的保护色和警戒色。这都是由于这类色素本身的化学作用,以及皮肤和外部的羽、毛、鳞等对光的反射及干扰等物理作用形成的,也是为适应环境的各种因素所进化出来的特有成分)或者植物组织(植物色素类在中草药的分布很广,主要有脂溶往色素与水溶性色素两类。脂溶性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叶黄色与胡萝卜素三者常共存),甚至从微生物自身所产生的天然色素(包括需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耐盐的淡水藻类)还有微生物培养条件(通过化学手段有效刺激色素的生物合成,促进生物体内色素的积累)所产生的可供提取的天然色素成分,完全抢占了合成色素的市场,它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己成为各行业科技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课题。人们试图从各种动植物资源中获取天然色素,同时探索其生理活性,来缓解并解决由合成色素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而且天然色素大多数没有副作用,而且安全性高,在着色方面着色色调比较自然,与天然色泽相似,增加了一种自然美[1]。但是天然色素相对而言也有很多缺陷:比如很多天然色素耐光性和耐热性较弱,对pH值的敏感程度比较高;比较容易受到氧化剂的影响,不利于它的提取;天然色素大部分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但是有的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较小,这样就不利于色素的提取;还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色素的浓度会逐渐变小,这样提取出来的色素由于浓度过低会导致色泽的黯淡;合成色素的提取所需成本较低,相比合成色素,天然色素的提取可能要耗时太久,所需成本也比较高。其次在应用天然色素时应当注意很多问题:比如应当首先了解食品系统的性质,这样便于天然色素的着色,以免由于食品本身不能进行着色,可能会导致食品的不新鲜;还要了解到如果食品系统为两相或多相系统(如水油两相),就需要弄清楚应该对哪一相进行着色才能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外观的优质;在食品加工方面应用天然色素也应当考虑到怎样着色的问题;食品的包装应当如何与添加色素相匹配:天然色素的添加对于包装食品的贮存条件有什么影响;天然色素的性质是否会影响食品的保鲜程度,而且天然色素有物超所值的价格,可以用于更高品质的新产品的开发。其中,在有机农作物等有机产品的增加上是最为明显的,天然色素产品是为了迎合增长的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关心大,对天然色素附加的健康价值的认同和天然色素提取加工技术的进步,同时,随着加工技术性能的改善,天然色素在色泽和稳定性相对较差,对光,热,酶,菌等较为敏感,因此一般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法制备。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