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2  实验原理 8

    2.1  DAC和AM共聚反应的基本原理 8

    2.1.1 链引发 8

    2.1.2 链增长 8

    2.1.3链终止 9

    2.1.4链转移 9

    2.2  引发剂引发机理 9

    2.3  影响P(DAC-AM)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 10

    3  实验部分 11

    3.1  实验仪器和药品 11

    3.2  实验方案设计 12

    3.2.1 V-50偶氮引发体系下50%阳离子度P(DAC-AM)工艺研究设计思路 12

    3.2.3 分析测试及结构表征 13

    3.3  P(DAC-AM)合成基本操作步骤 13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

    3.4.1引发温度T1的初步探索 13

    3.4.2 单体质量分数w(单体)的初步探索 14

    3.4.3 引发用量m (V-50):m(单体)的初步探索 16

    3.4.4 助剂用量m(Na4EDTA):m(单体)的初步探索 17

    3.4.5 聚合熟化温度T2的初步探索 18

    结  论 20

    展  望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附  录 26

     1  引言

    1.1  概述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行业的发展和各种类型的废水污染促进新型絮凝剂的研发[ ]。絮凝沉淀法作为常用的污水和原水处理办法具有用量少、絮凝作用快、絮凝效果彻底、沉淀疏松过滤快等特点。常见的有机絮凝剂有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CPAM具有适用pH值范围广、受共存盐影响小的优点。其中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共聚物(P(DAC-AM))作为一种高效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网

    1.1.1 丙烯酰胺(AM)[ ]

    AM是一种不饱和酰胺,其单体为无色透明片状结晶,沸点125℃(3325Pa),熔点84~85℃,密度1.122g/cm3。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不溶于苯及庚烷中,在酸碱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AM在室温下很稳定,但当处于熔点或以上温度、氧化条件以及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当加热使其溶解时,AM释放出强烈的腐蚀性气体和氮的氧化物类化合物。

  1. 上一篇:HNBR的研究现状
  2. 下一篇:改性炭黑-白炭黑双相粒子对天然胶性能影响研究
  1. 两相体系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硼酸锌/膨胀型复配阻燃体...

  3. 功能化石墨烯自组装体系...

  4. 两种偶氮化合物熔点的实验研究及预测分析

  5. 水溶液与胶体体系中对氨...

  6. 水溶液与胶体体系中2-甲氧...

  7. 水溶液与胶体体系中苯胺...

  8.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9.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0.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1.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4.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7.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