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纳米材料特性
固体颗粒的性能随着其尺寸的逐渐缩小而发生变化。一方面尺寸的减小会使材料周期性边界条件出现破坏迹象,从而导致尺寸被所制得材料的电子能级和能带结构而依赖;另一方面增加粒子表面原子的比例,使得表面能与活性变大,从而出现了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造成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物理、化学特性既不同于分子、原子等微观体系,又不同于宏观物体,而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物体之间的介观领域,并因此呈现出特殊的电、光、磁、力学以及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1-3]。
1.1.4 纳米材料的应用
由于微纳米颗粒的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磁性材料及在高密度、高强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4]。纳米材料主要应用在催化剂、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化学电池、电极、化学传感器、气敏材料、软磁合金、仿生材料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催化方面因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而使得微纳米粒子不仅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及活性中心较多,催化性能好,还具有独特的催化特性。所以纳米材料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各国的青睐,很多发达国家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以颗粒大小为纳米量级(1~100 nm)的纳米微料为主体的催化剂叫纳米催化剂。因为纳米粒子的性能独特,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远远地优于传统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故国际上将纳米粒子催化剂称作第四代催化剂。目前,国内外纳米催化剂主要应用于脱氢、加氢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能源、污水处理等方面。
1.2 微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微纳米氧化锌可分为物理制备方法和化学制备方法两类。物理制备方法是将常规的粉体经过机械粉碎、球磨而制得。它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缺点是产品的纯度相对低,且颗粒分布不均匀。化学制备方法是从原子或分子成核,生成纳米级的超微细粒子,微纳米ZnO 的化学制备方法有固相反应法、气相反应法、液相反应法。
1.2.1 固相反应法
以Na2CO3和ZnSO4·7H2O 为原料,先研磨,然后混合研磨,进行室温固相反应[5],首先合成前驱体ZnCO3,然后在200℃下热分解,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洗涤,过滤,干燥后制得较为纯净的氧化锌产品,粒径在6.0~12.7nm之间。石晓波[6]等以草酸和醋酸锌作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反应先制备出前驱物二水合草酸锌,在微波场辐射分解的情况下得到微纳米ZnO,平均粒径大约7nm。室温固相反应法的成本较低,实验设备比较简单,而且工艺的流程比较短,操作也很方便。粒度的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团聚的现象,生产前景非常乐观。
1.2.2 气相反应法
激光技术气相沉积法的主要工艺[7]是通过利用激光蒸发和在扩散云室中的可控凝聚相结合,从而控制粒子的尺寸分布和化学组成。EL - shaII M Samy[8]等采用激光蒸发、凝聚技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金属产生高密度的蒸汽,形成定向高速金属蒸汽流。然后利用金属蒸汽与氧气反应而制备出粒径为10~20nm 的氧化锌。此种方法具有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和可精确控制的优点。缺点是成本比较高,而且产率低,所以很难实现工业化的生产。
喷雾热解法是将锌盐的水溶液经过雾化为气溶胶液滴,再经蒸发、干燥、热解、烧结等过程得到产物粒子。Yun Chankang[9]等利用这种技术成功的合成出了较高纯度的纳米氧化锌。该种方法过程比较简单,粒度和组成都比较均匀,唯一不足的就是粒径稍显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