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官员的腐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不断地加大反腐的力度和决心,针对官员腐败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人的行为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在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下,来分析官员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具体分析了是其腐败心理的直接表现,指出腐败官员存在的个体心理缺陷,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种防治腐败的策略,帮助完善和健全目前的反腐机制。31279
[毕业论文关键词] 腐败行为;腐败心理;腐败防治
目录
一、官员腐败行为的概念概述 1
(一)西方学者对腐败行为的定义 1
(二)中国学者关于腐败行为的概念阐述 2
二、官员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2
(一)需要与腐败动机 2
(二)激励、期望与社会反馈的强化作用 3
(三)腐败行为的利己性 3
三、官员腐败心理的表现形式 5
(一)贪婪心理 5
(二)权势心理 5
(三)补偿心理 5
(四)从众心理 6
(五)侥幸心理 6
(751)攀比心理 6
(七)享乐心理 7
四、官员腐败行为个体的心理缺陷 7
(一)对权利角色的认知偏差 7
(二)腐败官员的畸形人格 7
(三)腐败官员意志的薄弱 8
五、基于心理学研究对防范官员腐败行为的几项措施 8
(一)使用心理测验完善公务员招录选拔制度 8
(二)适合我国国情的“以薪养廉”满足官员基本需要 8
(三)推广廉政典型形成廉政文化 8
(四)帮助官员建立防腐的心理防线 9
751、结语 9
官员腐败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官员腐败,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腐败更是上升为一个政治、社会热点。有关腐败的研究报告也是层出不穷,但大多聚焦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方面。作为腐败行为的主体,我们不可不研究腐败官员内在的心理特征。腐败官员在走向腐败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了一个心理上的劣变,因此,研究官员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分析其原因,再通过有效措施进行心理干预,让官员做到“不想腐败”、“不愿腐败”,自觉抵制腐败。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最早对腐败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集中在政治腐败的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学者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民主程度、市场经济等方面试着解释腐败心理的形成。
一、官员腐败行为的概念概述
(一)西方学者对腐败行为的定义
“腐败”的英文表达为corruption,源于拉丁文中的“corruptus”,是“毁灭”、“破坏”的意思。腐败一词的政治学运用最早也源于西方,罗马人引申了这一词的负面意思,用来指官员的违法行为。《布莱尔克文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列出了政治腐败词条:政治腐败是一些从事政治活动的人用金钱或利益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为他们谋取私人非法利益,随后得到曾被许诺好处的特定活动。[ ]《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解释为从原始纯净的情况下发生腐化败坏,特指当权者不诚实或者非法行为,使某人从将衡量行为的标准从道德向不道德变化。[ ]
- 上一篇: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文献综述
- 下一篇:浅析大学生村官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
-
-
-
-
-
-
-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