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设置障景植被遮挡建筑 5
3.2.2. 利用自然坡度或人工构筑物隐藏建筑 6
3.2.3. 建筑表皮的仿生材料覆盖 6
4. 总结 7
4.1. 绿地功能性建筑的模块化的畅想 7
4.1.1. 模块化对景观功能性建筑的意义 7
4.2. 致谢 7
4.3. 参考文献 8
1. 绿地的功能性建筑的定义
城市景观绿地是城市生态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极其重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随着我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逐渐成了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伴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和快速增长,人类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都尽可能的用来建筑功能型建筑,进而破坏了城市绿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绿化面积不断缩小、被生活,交通,工业废气所污染的空气,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让现代城市绿地的功能性建筑日渐显出其重要价值,并形成了其独有的生态规划与建设管理体系。
城市绿地的功能性建筑系统在城市复合生态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城市绿地表现的生态功能, 如吸收二氧化碳等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有害气体、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美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另一方面又是不可被取代的社会服务功能, 如特色绿植景观文化、拉动景观绿植经济、健身保健等功能。
城市绿化占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反映城市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1.1. 绿地功能性建筑与绿地的融合
绿地中的功能性建筑承载着人类在使用绿地中的各种功能,同时也影响着景观主体的美观和绿地的使用效率。绿地功能性建筑与绿地的融合度,提现了社会的进步水平和对审美需求的日益提升,特别在进几年来,城市化飞速前进,城市公园绿化稳步增长、质量也不断提高、设备的逐渐完善,更建筑发展出具有城市不同特色的景观绿地。
1.1.1. 绿地功能性建筑融合性的意义
功能性景观与建筑主体的关系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功能性建筑的融合度是以建筑、园林、规划为研究理论支撑骨架,探索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领域。景观建筑一般是指在风景区、公园、广场等景观场所中出现的抑或本身具有景观标识作用的建筑,其具有景观与观景的双重身份。景观建筑和一般建筑相比,有着与环境、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多种特征。由于其设计制约因素复杂而广泛,因此较一般建筑敏感,需丰富的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知识结构的良好结合。景观建筑的设计及其理论正是研究有关景观建筑设计的一般理论、方法、应用、历史以及发展方向的专门学科。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创建园林景观城市为目标的城市环境治理活动,人们对城市绿地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公园绿地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转型后的绿地与更大的城市空间融为一体,城市绿地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表现出对城市生态、城市形象、城市生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公园绿地从封闭走向开放,吸引的人群越来越多,其服务对象越来越广泛,成为了城市的公共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