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旨在:以一死生、超利害、忘人我为最高。这是仙侠小说的“仙”,如拿朝代做比大约是魏晋时期竹林诸贤,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孤高缥缈之感。追溯下来,第一个寻仙问道的皇帝大概是秦始皇,毕竟仙人不食五谷,餐风饮露,乘风御云,感觉无所不能,然而最重要的是修仙可以长生不老。所以纵观我国历史,自老子始发的道家之学为“仙”之基础;庄周起承转合梦蝶而化之;始皇求访仙山不得而继之;汉推黄老之学融佛学自成一脉新气象;魏晋风骨玄学推崇而备至……后续由于统治者调控曾一度使得佛学占领上风,反而使道教这个我们本土土生土长的教派些微没落,不过从历代帝王修仙之举可见一斑——道教仙文化的魅力从未消散,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并且被每个时代的背景赋予全新的时代魅力。虽然说年轻人也修仙,上了年纪的人更加推崇“仙”——道家思维。但是仿佛每个年龄段对于“仙”对于“道”的理解是全然不同的,年轻人对道教典籍的兴趣和典籍中关于人类进化、史前文明或者是“更高等生命体”的猜测更加热衷。喜欢从无到有——一个两手空空的傻小子靠着满腔热情打天下最后美人在怀天下无敌的快意之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这样做。既然如此,人们为何会对修仙这样虚无缥缈的题材如此热衷,甚至于痴迷?人生最大的真实就是我还活着,自然、生活、亲友都是真的。庄子的哲学可以用看的破和放不下以及冷眼光和热心肠来概括。神仙是有情之人,神仙是快意恩仇,爱恨分明的人。人们羡慕这样的生活,并且一往无前的在追求这样的生活。他们有情,但是却不拖泥带水。所以才有仙侠。仙侠仙侠,若无仙、侠思,何来仙之想!而上了年纪的人也同样喜爱仙侠,唯一不太一样的大概是这个时候的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仙侠的内涵探究,也就是所谓的最根本的“道”,何谓“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德经奠定了整个道学的基础,寥寥千字导出人生的一番体悟,懂其根本之人品得出其中奥义,人总要经历后才能明白一些道理,所以上了年纪的人体的是道之根本。
侠者,仁心志士也。能被人亲切的称呼为一声大侠的人屈指可数,甚至这是一种最高的称呼赞美。现在漫威等美国英雄式漫画里面经常提到的:“能力愈大,责任愈大”,这一点金庸先生在其著述的武侠小说当中深有体现,先生将所见所感浓缩在自己的著述当中,其作品中有大侠有出世之才的如乔峰、张无忌之流,也有如逍遥子、扫地僧这样的不出世之才。不过大部分这样的大侠都是侠肝义胆,乐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侠义”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表达,并非实物,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的热情。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
“侠义”在小说中也许只是身怀绝技、武艺高强的江湖儿女的专利,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人物,雷锋也许就是代表。仙也许还是精神脊骨,而侠大概就是流淌在我们中华儿女身体里的骨血罢。修仙修的是发肤,真的让人精神气爽的大概就是这份热血的侠义罢。而合在一起就是现在正当好的仙侠艺术,这份艺术不论是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还是表现在影视剧当中,亦或者是表现在游戏当中,都是一份流传至今的中华精神。
中国人的哲学处处可以体现,有心者当为知之。而仅仅一仙一侠二字就能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浓缩至此,因此,有人便用仙侠作为题材,创作出各类有关仙侠风格的作品,很多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以及游戏,成功的案例有《诛仙》,这部作品不仅成就了一个作者,更是盘活了一个公司,甚至,这个游戏本身都没有借鉴当时的任何一个的样板模型,放到现在来讲都是一段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