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通过分析明清商丘古城布局特点、古城所具有的功能,对当代小城镇建设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分区混乱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等,提出具体的建议。
【毕业论文关键词】明清商丘古城 布局特点 小城镇 借鉴32211
Significance of the ancient city of Shangqiu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r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bstract】Making analysis of the layou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ancient city of Shangqiu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utting 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 for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such as ,the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chaos of the partition,imbalanc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ancient city of Shangqiu built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layout characteristics small town reference
古城作为一种经过历史检验的城市建构,在历史上对地方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影响,使这种历史上的城市规划案例对于当代城市建设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现存明清商丘古城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商丘古城的小巧完善的布局对小城镇的建设来说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
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归德府古城,至今己有500年的建城史。它是中原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府级城市,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产业开发价值。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文献,从城市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归德府古城的城市形态进行了初步的复原与分析。研究工作显示,归德府古城“外圆内方”的特殊形态,实际上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单纯的“堪舆”或“风水”思想的产物。归德府古城的城市形态、等级规模,代表了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府县级城市的总体特点,反映了中原地区地方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特点,具有典型性和唯一性。
1.1商丘古城历史沿革
根据《商丘县志》的记载,“商丘古城至今已1500余年的建都历史、5000 余年的建城历史(图1)。在我国历史上,商丘曾经是商和南宋的都城所在地,也曾是五个分封诸侯王国的都城所在地,南北朝以后一直是州或郡或县的衙署驻地,是豫东门户,军事重镇。西汉时期,梁王刘武城守唯阳(今商丘),使七国之乱的叛军“以梁为限,不得过而西”,有力地配合了西汉中央军平定叛乱。在唐代平定安始之乱过程中,张巡、许远坚守唯阳,与叛军相持近一年时间,阻止了叛军南下,既保护了广大江南人民免遭生灵涂炭,又为唐中央军平定叛乱底得了时间”。[ ]现在能看到的商丘古城是明清所建的归德府城。
1.1.1商周时期
在公元前 24 世纪,商丘就已经是古帝王之都,据《晋书•地理志》记载:“颛顼始自穷桑(今山东曲阜北),而徙邑商丘。”在公元前21世纪,阏伯受封与商丘,任火正。公元前16世纪,成汤(契的13世孙)灭夏称商,建都南亳(今商丘南)。公元前11世纪,殷商后裔微子启受封于商丘,建立宋国,直到公元前286年,被齐、楚、魏三国所灭,建都长达744年之久。[ ]
1997年春,考古家证明,宋国遗址平面呈平行四边形,古城城址四角是弧形的,其中西南角和东北角都是锐角,西北角和东南角是钝角。“东墙全长约为2900米,西墙全长约3010米,南墙全长约为3550米,北墙全长约 3252米。该城总周长12700米,面积为10.2公里。”[ ]
“为了应对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事,增强宋城的军事防御功能,宋城城墙修建的比较高大,并有内外两重,内为宫城,大多是宫殿建筑,外为廓城,多为集市贸易场所和手工业作坊、居民生活场所等。”[ ]
- 上一篇:徐州画像石汉代庖厨图研究
- 下一篇:“乐膜” 护肤品系列包装设计说明
-
-
-
-
-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