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维农教授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阶段。该理论是对特定时期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实证研究的结果,动态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也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原因。
日本小岛清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称其为边际产业扩张论,该理论克服从前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较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特点;并用比较成本原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较好的解释了二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英国邓宁在1977年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认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市场内部化优势这三个基本的要素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动态演进后的OIL理论认为,企业并不是非得具有全部三个条件才能够从事跨国投资活动,其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这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3国内关于海外并购的研究
由于我国海外并购的起步较晚,因而相关的文献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出现。经过文献收集后发现,较多的文献将重点偏重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的现状、动因及启示的分析,而很少有文献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自发展以来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因而,本文分析两个十年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原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在上世纪到本世纪初,文献的研究也是基于发达国家跨国案例的研究来分析动因,如叶勤(2002)《跨国并购的动因及其理论分析》中从多方面介绍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成果,并简要评述,最后总结出跨国并购是多动因推动和综合平衡的结果。李蕊(2003)在《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解析》中以制药业和电子行业为例,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和案例分析证明,在全球化背景下,技术优势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也是跨国公司惊醒跨国并购方式投资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逐步发展,关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也逐渐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机遇与挑战共存,关于海外并购的研究也较多。朱长春(2009)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中国海外并购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对2008年中国企业发生的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并指出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李兴(2011)在此基础上,分析海外并购的现状、特点以及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同时也分析了相关的对策,比如企业要深化改革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要做好战略规划和各项评估等准备工作,要提高管理能力,要化解并购压力融入当地文化等。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恢复,我国海外并购也日益活跃,并购主体的多样化特点开始显现,关于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也较多。杨群(2012)主要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制度因素,首先分析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包括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对中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及文化制度影响的机理、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穿插一些经典的案例,得出最终结论并展望。肖融冰(2013)则对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障碍和对策进行研究,同样分析了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发展的现状、特点,并从民企内部和外部出发分析动因,介绍其在并购中遇到的来自东道国、母国、自身存在的障碍,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同时,宋秀珍,毛中健(2013)也针对民企海外并购的现状、并购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除此之外,还有关于我国企业整体海外并购的研究,如杨强(2011)在探讨我国海外并购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后,分析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虽然文章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但缺乏实证研究。而张欣(2011)对2006年至2010年间40个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模式,指出横向并购占比最大,其次是纵向并购,混合并购较少;并购方式的选择和我国企业并购主体和行业相关;同时我国企业现金支付方式较多,股票和综合证券交易类的方式较少。同时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案例和中铝收购拓力失败案例来分析动因、原因和启示。文中也提及了海外并购的现状和动因以及存在的问题。陶玲(2013)主要对中国企业2004年至2012年间发生的海外并购进行研究,罗列当今海外并购的现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制度阻碍因素,并对902个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分析了企业性质、产业保护、地理距离、收购比例和产业匹配对海外并购的影响,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