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研究概况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是北方众多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在食品和工业生产上的地位日益提高,需求量不断增加。小麦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食,随着人口增长,对小麦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但全球耕地面积有限,因此提高作物单产是各国关注的热点。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在农业栽培技术和作物育种上开展各种研究的同时,掌握作物个体发育中对外界环境条件营养元素需要也是极为重要的。我国从“六五”开始,就开展了小麦的大规模耐盐性鉴定工作。“六五”至“七五”期间,河北省农科院组织了5家单位,由河北省粮油作物所领头,对国内外上千份小麦资源进行了7年的耐盐、抗旱、抗寒和抗病性的鉴定。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小麦冬季受冻害现象明显减少,但是春霜冻害的发生却趋于频繁。全球气候变暖和发生霜冻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在生长季,旬、月平均气温都偏高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出现最低气温偏低而发生霜冻的情况。在中纬度地区,气候变暖往往在冬天和早春表现得比较明显,这就使得小麦拔节提早,抗寒能力下降,之后遇到倒春寒天气,温度急剧降低,很容易发生霜冻害。近十几年来春季天气更显多变,终霜日变得更不稳定,使小麦遭受霜冻害的危险性加大[7,8]。因此选育抗冷害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9,10]。而小麦抗冷害鉴定是小麦种质资源评价、抗冷害新品种选育和抗冷害分子机理研究的基础[4]。在小麦抗冷害研究方面,国内外的小麦育种、栽培和生理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小麦抗冷害鉴定指标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很多研究认为,对小麦的抗冷害性评价应该根据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苗期成苗率、株高、根长等指标进行综合研究[19]。文献综述
本课题试验以不同小麦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低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高抗低温胁迫的优良小麦品种,为生产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寒冷地区的小麦优质高产生产服务。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小麦种子:淮麦33,淮麦20,淮麦23,淮麦25,淮麦26(淮安市农科院提供种子)。
2.2 试验方法
各品种分别取一些大小一致,颗粒饱满的小麦种子若干,用1.0%次氯酸钠消毒20min,接着用清水清洗,清洗干净后浸泡24h。浸泡过后,将每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分别播种于3个盆子内(3次重复),每个盆子里播30颗种子,每天浇水直至小麦种子断乳,改浇Hoagland营养液,当小麦长到两叶一心时, 放入4℃恒温培养箱处理24h,5d后分别测定地上、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21]、根系活力(TTC法[22])、SOD活性(氮蓝四唑法[23] )、POD活性(愈创木酚法[24] )、细胞质外渗率(电导率法[22] )、丙二醛含量[25]等生理指标。
2.3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用Excel软件整理,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温胁迫下不同小麦幼苗生物量的差异
表1 低温胁迫下小麦不同部分的鲜重和干重差异
品种 鲜重(g/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