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关于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很难用一种理论来解释,各种引起絮凝的作用都有可能发生。为了更好地解释絮凝机理,需对特定絮凝剂和胶体颗粒的组成、结构、电荷、构象及各种反应条件的影响做更深入的研究。
1.3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1.3.1 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7]
用从城市生活污水中分离出的具有絮凝、降解作用的高效混合菌群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可使污水的COD和B0D的去除率达到100%。
1.3.2 建材和焦化废水的处理[8]
在含有大量固体悬浮颗粒的废水中,加入某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发酵液,可使废水中形成大量絮凝体便于沉淀去除。如在焦化废水悬浊液中,加入AIcaligenueslatus培养液,沉降后上清液的固体悬浮颗粒去除率达78.9%。
1.3.3 染料废水的脱色[9]
目前的废水处理技术虽能降低BOD,但是对可溶性色素溶液的脱色效果不佳,使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研究利用开发的微生物絮凝剂MBFA-9处理硫化染料废水,投加量为0.1 ml/L(体积分数为0.01),不需投加助凝剂,处理前D590为1.89,处理后D590为0.015,脱色率达到99.2%。
1.3.4 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
微生物絮凝剂用于食品废水的处理,可达到满意的效果。如用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来处理精生产废水,其COD和SS的去除率可达到40%左右,其浊度去除率可达99%[10]。有研究利用筛选的菌株A-9,对淀粉废水进行处理,废水中的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5.5%和68.5%,处理效果也明显优于目前使用的化学絮凝剂,且可回收其蛋白质成分作为饲料[11]。
1.3.5 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效率常因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而降低,微生物絮凝剂能有效地提高整个处理系统的效率。如将由红平红球菌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NOC-1加入到已膨胀的活性污泥中,可以使污泥容积指数从290下降到50,并且在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恢复的同时不会降低有机物的去除效率[12]。
1.4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就目前而言,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大多处在实验室阶段,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研究水平过低。研究过程中的菌种大多数通过借助自然育种的方法获得,周期比较长,工作量相对较大。应该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从而获得高效的絮凝基因,再通过转基因技术,或者通过对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诱变育种,构建出絮凝作用的工程菌种,将大大促进研究效率的提高。二是原材料价格过高,絮凝剂的产量过低。通过实践可知,一般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的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和酵母膏等,其成本比较高,不利于节约成本。因此,应该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或者废弃物培养微生物,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除此之外也要优化培养条件,以达到提高絮凝剂产量的目的。这也是微生物絮凝剂能够在工业上推广应用的关键所在。三是关于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还没有明确解释。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研究就目前而言仍没有重大突破,尤其是与各种废水的作用机理还比较模糊。所以应该对不同水质的废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找出其中不同的规律,进而根据不同的废水的水质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高效微生物絮凝剂。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还可以大大降低絮凝剂的投加量,进而降低处理成本。四是测定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活性的指标过于单一且存在一定的误差。目前,国内外大多用高岭土悬浊液的处理能力表征其活性,对于种类和性质不同的工业废水而言,此指标显然不能够全面衡量其絮凝活性。所以应该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补充修改。
- 上一篇:水杨酸对酸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下一篇:聚谷氨酸的化学修饰+文献综述
-
-
-
-
-
-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