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PM2.5的来源、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比如中国,硫酸离子的比例要比硝酸离子高一些,是因为我们处于大力工业发展的阶段,工业排出的废气量比较大,再加上中国的能源结构主要还是以煤炭为主,尤其是在冬季。还有我们PM2.5颗粒中无机黑碳微粒的含量比较多,这个情况和柴油机的使用量有很大关系。
2000年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PM2.5来源:尘土占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17%、10%、6%;烧煤产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废气贡献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6%;植物碎屑贡献1%。有趣的是,吸烟也贡献了1%,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并不一定准确[3]。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PM2.5的成分:含碳的颗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69% 。类似地,1999年测定的上海PM2.5中有41.6%是硫酸铵、硝酸铵,41.4%是含碳的物质[4]。上海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船)排放、电厂锅炉、工业炉窑和生产过程、道路与建筑扬尘、秸秆焚烧、民用分散燃烧等。
在2005年05月03日到05月27日期间,南京市用Anderson九级采样器在两个采样点采集大气气溶胶样品,同时进行了部分排放源的采集。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10的化学成分,分析了南京市大气气溶胶的元素质量谱分布,进行了PM10的富集因子分析,并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法(CMB)计算各类源对气溶胶PM10的贡献。结果表明,各类污染源对南京市气溶胶PM10的贡献率分别为:建筑尘(35.45%)、煤烟尘(22.13%)、土壤尘(20.27%)、硫酸盐(5.43%)、汽车尘(4.61%)、海盐(1.91%)、冶炼尘(1.69%)、其它源(8.51%)。文中还结合了南京市TSP和PM2.5的来源解析结果,分析了南京市不同粒径气溶胶颗粒物的污染特征。[5]沙尘天气时大气PM2.5和PM10的浓度显著升高;同时,其中的元素浓度在沙尘天气时也有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污染元素Pb、As容易在粒径较小的PM2.5中聚集,并且主要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可能与沙尘天气无关联[6]。
1.1.5 PM2.5的形成原因
虽然大部分工厂搬迁到郊区,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绿化已逐渐减少,而且城区里增加了许多的建筑工地和几百万机动车,依然对城市造成了极大的污染。PM2.5成因与天气有很重要的关系,一是风速,二是温度,三是湿度。风速会加速颗粒物的扩散和稀释速度,但是温度和湿度则是控制灰霾的主要因素。香港的冬季(1,2及12月)出现低能见度的日平均时数及PM2.5浓度最高,分别为11.0h和55.6μg/m3,而夏季(6、7及8月)最低,分别是1.3h及21.7μg/m3。[7]
1.2 PM2.5对气候环境与健康的影响
1.2.1 对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
PM2.5为主要元凶的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航运等均产生极大地不良影响。由于灰霾天气导致的能见度降低,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虽然PM2.5在大气中占得比重较少,但是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的影响是很大的。相对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PM2.5粒径要小得多,并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更难除去、输送距离更远,因而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的存在时间都很长,能够在大气中停留相当长的时间。粒径为1.0μm的PM2.5粒子自然沉降到地面需要3年11个月,而10μm的颗粒需要19天。因为存在时间长,PM2.5常常也可以是由外地造成的。
1.2.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我们定义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者飘尘。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就会越深。直径为10微米的颗粒物可沉积到上呼吸道,直径为5微米的颗粒物可进入呼吸道深部,直径在2微米以下的就可以百分之百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