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对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会散射或反射太阳光线,大大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能,达到一种地面温度降低,高空温度升高的效果。资料表明,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为100μg/m³时,地面接受的紫外线将减少7.5%[13];而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提高到600ug/m³,地面接受的紫外线将减少42.7%。据估计,倘若全球本底不透明度增加四倍,地球温度将降低3.5OC之多[14]。
可吸入颗粒物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一部分颗粒物在成云作用中作为凝结核存在[15],而在云的流动过程和降水过程中和也会吸纳一部分空气中的颗粒物。在云水或降水中,颗粒物含有的的化学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就会影响降水的污染性质[16,17]。倘若大气中大粒径的颗粒较多(大粒径颗粒一般来源于扬尘和土壤颗粒,通常呈碱性),就会对降水的酸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反之假如大气中小粒径的颗粒较多(小粒径颗粒一般来源于人类的燃烧活动,其中酸性物质较多),就会促进降水水体的酸化。
其次,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状况有极大的危害。随着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上升,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体的呼吸系统。有统计显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每增加100μg/m3,人们的感冒率约升高4%,患支气管炎的概率增加5%,而且更容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人们吸入的颗粒物会沉积在肺部,当肺部沉积的可吸入颗粒物过多,就会损害肺部的呼吸能力,减弱肺泡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导致肺部的排污能力大大降低[18]。研究表明,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10μg/m³会导致肺功能降低1%。
可吸入颗粒物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当人们被高浓度的可吸入颗粒物包围时,血液粘稠度和血液中的一些蛋白会增加,严重者会引起血栓[19]。它对中年以上人群或心脏疾病患者的影响尤为严重。
可吸入颗粒物也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城市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大部分源自于机动车汽油燃烧,而汽油大部分都含铅,这些燃烧产生的铅化物颗粒被人们吸入后,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损害,甚至影响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20]。
在化石燃料及木材等的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一部分多环芳烃,这些多环芳烃大部分具有致癌作用,其中的代表物苯并芘的致癌性尤为强大,可以诱发皮肤癌、肺癌等多种癌症,此外有些多环芳烃还能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生成致癌作用更强的物质。倘若它们附着在可吸入颗粒物上被人体吸收,后果可想而知。
对于影响如此巨大的可吸入颗粒物,我们必须严格制定标准,完善控制对策,明确控制措施,加强颗粒污染物研究,以减小可吸入颗粒物带来的危害。
1.3 大气颗粒污染物检测方法
现在对于细颗粒物有很多种监测方法,例如滤膜称重法、压电晶体法、光散射法、β射线吸收法、电荷法和微量震荡天平法[21]。而我国在GB3095—1996《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认定的标准检测方法是滤膜称重法。这些测量方法都会有一些独到之处,但同样也有缺点,我们一定要扬长避短,正确的使用这些测量方法。
(1)滤膜称重法:是最基本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测量方法,也是我国在GB3095—1996《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认定的标准检测方法。此种方法先设定一个流量,然后以此流量进行采样,并用高性能滤膜收集大气颗粒物,采样前后高性能滤膜的质量差即为粉尘质量[22,23],再除以采样空气量即可得到粉尘的质量浓度。
优点:原理比较简单,所得数据稳定可靠,不受颗粒物各种物理性质影响;
- 上一篇:利用膜处理技术实现中水回用的工艺研究
- 下一篇:添加剂对硝酸钡镁基闪光爆震剂的影响
-
-
-
-
-
-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