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谢 2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的城市化率也在逐步上升,已经由建国初期的10.64%(1949年)发展到47%(2011年)。城市化率的提高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中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流浪儿童问题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所谓流浪儿童,是指年龄在 18 岁以下,脱离了家庭和离开监护人的看护,流浪到社会上超过 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保障而陷入困境的人。保守估计,目前中国约有 15 万人次的流浪儿童,加上隐性流浪的街童估计达 30 万人次[1]。
而随着城市流浪儿童数量的日益增多,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从大的方面来说,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破坏社会和谐安定。城市流浪儿童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来到城市,成为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而他们的归属地却不是城市。他们的存在与城市现代文明极不协调,同时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成为城市当中的定时炸弹,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2 研究意义
我国政府部门早就意识到了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为流浪儿童提供了暂时性的救助保护,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流浪儿童保护体系。以政府为主导,首先就保证了流浪儿童保护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表明了国家在流浪儿童保护工作方面的决心。但同时,因为流浪儿童问题本身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人、家庭、社区等等很多的方面,因此,光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现在正在日趋成熟的救助模式来看,社会工作者在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中起到了关键的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社会工作人本主义价值模式的视角去给政府的救助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探索出人本主义价值模式在流浪儿童救助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进而为我国流浪儿童保护事业添点薪火。
3 研究设计
3.1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访谈法获取信息资源,撰写成文。笔者查阅了关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相关的文献资料、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方面的案件实例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救助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以便获得较为准确可信的信息。
3.2 个案选择与资料收集
本文以南京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调查研究对象,到实地获取信息资源。之所以选择该机构,是因为该机构在流浪儿童的救助方面不断创新方法,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救助保护措施。最重要的是,该机构大力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社会工作者队伍,探索出了流浪儿童救助的专业化道路。这对研究本课题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典型。
笔者通过网站了解了南京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大致信息(包括地址和联系方式等等),与救助中心专业社会工作者冯元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在冯元学长的帮助下,能够进入到机构去调查采访。此外,还获得了救助保护中心在社会工作参与流浪儿童救助方面一系列改革和举措以及更深层次的信息,这些对于我完成本篇论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3 关于人本主义价值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教育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人类总是趋向于朝着健康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人们试图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世界,无论是个体成员还是作为整体的团体,都能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增强人们自身能力的发展。[2]运用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介入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构建以人为本的救助模式,能够更好地促使流浪儿童实现从受助到自助的转变,回归社区和社会。
- 上一篇:论聚众斗殴罪的疑难问题及其认定
- 下一篇:浅谈中西古代封建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
-
-
-
-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