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技术(PES)原理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技术是指在一个开放的大气环境下,在特殊的电解液中进行,整体工件受热轻微,可以在完成渗氮、渗碳或者碳氮共渗后直接淬火,从而在几分钟内就可以获得高硬度、耐磨、耐蚀的渗层。
等离子体是一种导电流体,当施加显著的高温或高能量时,中性的物质就会被电离成电子、离子和自由基,这些高能粒子能在较高的能量状态下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但整个体系的正负电荷相等而呈中性。等离子体是电离的气体,内部各粒子的质量相差很大,且运动有明显的差别,被列为除固体、液体、气体以外的第四种物态,称为等离子体(Plasma)。与固、液、气三态相比,等离子体在组成和性质上均有本质区别,与高温气体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1]。
液相等离子渗透技术(PES)属于等离子体电解沉积(PED)[2]的范畴。等离子体电解沉积(plasma electrolytic deposition,PED)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电解进行材料表面改性的新兴技术。PED技术中包括等离子体电解氧化[3-10]和等离子体电解渗透2种技术,而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适用于对Al、Mg、Ti等轻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的处理,PED技术中的另一种PES技术适合于对钢铁材料的处理,应用的就是等离子体液相渗透技术[4]。正如上所述,在处理的过程中,工件作为一个电极(可以是阳极,也可以是阴极[4])浸在所选择的电解液中,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热化学、等离子化学和电化学的共同作用下,在工件表面获得渗透强化层。等离子与材料表面撞击时会将能量传递给材料表面的原子和分子,该过程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一些粒子会注入到材料表面,与基体的原子或分子一起碰撞、散射,引起激发、重排、异构缺陷、晶化及非晶化等,从而改变材料的表面性能。
在特定的电解液中,如果阴阳两极间的电压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发生放电现象。这类电解称为等离子体电解[5]。在等离子电解过程中由于气体放电,在电解液中会产生有别于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由于弧光放电,电流密度较大[6],产生的等离子体在电场的作用下轰击工件表面,离子注入到被处理材料中,产生空位和位错,将导致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使工件表面的活性原子的浓度提高;另一方面,强化沿晶内扩散,即位错沿着与轰击表面垂直的滑移面移动,其运动的方
向与饱和元素(C,N)扩散流的方向重合,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内C、N原子的扩散迁移速度。离子轰击导致浓度梯度提高和扩散系数的增大,使得非金属扩散系数可提高2~3倍,从而使C和N原子的扩散过程得以强化。离子的轰击十分强烈,使得渗透速度加快并不断注入到工件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渗层。
离子轰击阴极表面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现象。这些物理化学现象在整个渗氮过程种的工艺作用是很复杂的。在离子渗氮过程中,哪一种作用为主,不能一概而论,其主次关系全靠不同辉光的放电条件而定。归结起来,离子渗氮的主要理论有一下几种。(1) 溅射与沉积理论:该理论认为渗氮层是通过阴极溅射形成的。阴阳极被加高电压后,溶液被迅速加热形成气态,稀薄气体被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其中N+、H+、NH3+等正离子在阴极位降区被加速,轰击工件表面,靠离子轰击,使轰击的动能转变成为热能,实现加热处理工件,其中打击出来的电子,产生二次电子发散,在阴极上有溅射,打出碳,氮,氧,铁等,而铁与阴极附近的活性氮原子形成FeN。由于背散射,又沉积到阴极表面,FeN分解析出的氮原子大部分向钢铁内部扩散渗入,小部分返回等离子体,这种渗氮层是通过“阴极溅射与沉积”形成的。(2) 分子离子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溅射虽然很明显,但是溅射不是主要的控制因素。氮离子虽然可以渗氮,但是形成的渗层不是很硬,渗层深度也浅。要有较硬较深的渗层,其决定作用的是氮氢分子离化成离子的作用(3) 碰撞离析理论:在离子渗氮过程中,无论气缘是什么,只要离子能量条件得到满足,就可能通过碰撞裂解,产生大量的活性氮原子,这些活性氮原子在渗氮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 上一篇:中碳钢膏剂渗硼工艺的研究+文献综述
- 下一篇:AZ31镁合金的腐蚀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
-
-
-
-
-
-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