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兰亭序》真迹、临摹本历史回顾
王羲之是中国的书圣,其行书《兰亭序》是他的书法代表作,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后人心摹手追的绝世佳作。《兰亭》真迹早已不在世间,流传于世的只有临摹之作。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兰亭》临摹本、石刻本下日夜不眠,寻求大王三昧,临摹本、刻本已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以想见原迹更是妙不可言!
2.1 《兰亭》早期记载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司徒谢安、左司马孙绰、释支遁等朋友及子弟辈四十二人,在今绍兴山阴县西南二十余里处的兰渚山下兰亭举行“修禊”盛会,举酒赋诗。《兰亭序》是王羲之当时为这次宴会的诗集作的序文。自从唐太宗亲自在《晋书》中为王羲之作评传,几千年以来,可以说在中国大江南北,无论男女,几乎没有不知道圣教序王羲之和《兰亭序》的,千百年来,书学《兰亭序》,几乎是很多书法家必经之路。
传世的《兰亭序》帖,不论是摹本,临本,还是刻本,但凡名本,都是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行款一致。字字比较,大同小异,当是出自同一个“祖本”。
南朝宋·王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最早提到《兰亭》。
唐太宗李世民甚是喜爱《兰亭序》,为秦王时见《兰亭序》拓本,甚是欢喜,便高价收购,日夜习之,爱不释手。后来知道真迹在辩才法师手中,便命萧翼前往越州骗得,在武德四年时流入秦府。此后,贞观年间,太宗命令善书者摹榻《兰亭序》,以赐皇亲国戚及皇宫大臣。上有所爱,下必从之,从此天下文人皆以“大王”书法为宗,《兰亭序》为天下所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