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构图,不单单要在形体位置方面入手,还要考虑这幅画的黑、白、灰的分布以及作者对画面中色彩的安排。构图的形式结构对所要表达的思想起着关键性作用。
3.1 第二幅画稿中的“三角构图”
整幅画的构图通过画家的精心设计,对“线条”巧妙的运用,整幅画的构图(人物、船体)安排看起来像是一个“三角形”,以为画面中人物的一个至高点,两侧的代表们则在船的低处,以左侧的小船为一个位置点,到右侧的代表,再到,把画面的中心和重点全部集中在的胸部到头部附近。这幅画的构图方式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与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很相似文献综述,都把画面的重点指向最想要表达的人物位置。虽然这幅稿件没有像《最后的晚餐》那么绝对精密的透视规律,但是从左右两侧船的位置与代表们的位置已经足以说明画家为了拉开空间很注重画面的透视关系,并且突出了画面的主题。除了构图上的设计外,整幅画的人物动作上也有很多细节的地方,画家在考虑人物位置的时候参考史实,人物登船时的顺序也是有安排的。比如要突出和董必武两位代表人物,在她们两位的左右侧的八位代表们都设定了特有的肢体动作,在不停的给观众一个信息,就是要把注意力移到画面的中心位置。为了避免构图过于饱满。画家特地安排了两位代表已经登入船内,留在船舱外面的十位代表一共分为两个梯队,以左侧还未登船的两位代表和位于船左侧的李达、董必武、为画面中的第一梯队,画面右侧的代表们为第二梯队。第二梯队的五位代表密集而紧凑,而左边的五位代表站的位置则相对的稀疏,这样构图的意图已经非常的明显,就是为了突出第一梯队中的“重要人物”,这样一来画面的“重量”分布的就非常的均匀,突出了的“疏”,让观众第一眼就确定在画面中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