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本文试从光影在西方水彩创作中的表现与发展说起,讨论光影在中国水彩艺术中的运用和发展,从光影的语言形式、意境美感,光影与画面整体的关系,光影与画面的造型构图、气氛营造等方面,阐述光影在当代水彩作品中所产生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一、“光影”在西方水彩创作中的表现与发展
    水彩画在最初时期仅用于一些地形图、草图、插图等,到了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阿尔勃莱希特•丢勒、卢卡斯•卡拉纳赫、汉斯•荷尔拜因等人通过对光影安排组织等手段,采用明暗写实水彩画法很好地表现了画面的三文空间关系,使画面空间层次更为清晰,立体感更强,给水彩画的发展带来了促进的作用,也让水彩画逐渐成为画家们喜爱的画种。18、19世纪以英国画家保罗•桑德比,托马斯•盖恩斯巴勒,托马斯•桑德比为先锋(代表)的英国水彩画家把光影的表现力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他们利用处理光影来渲染气氛,设计(制造)画面的趣中心等,并使其形成一种水彩画表现形式、从而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彩画家和水彩作品的创作,如约翰罗•伯特•科曾斯、威廉•透拉、托马斯•赫恩、托马斯•格丁、约翰•康斯坦布尔、帕克斯•博宁顿等人,促使英国成为了世界水彩画的研究创作中心,并且对后来英国本土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水彩画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之成为世界水彩画发展史
    中最灿烂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由于印象派对户外写生色彩的研究和表现,拓宽了光影的区域,色彩因素得以加强,作品更为明快、绚丽。特别是美国。如温斯洛•霍默,辛格•萨金特,安德鲁•怀斯,卡杰罗等众多的画家把光影色彩作为表现生活、情感,表现形式的手段,甚至通过表现光影本身来创作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画家们追求空间、光色的印象和高度写实的真实效果给人留下铭记心怀的水彩人物景象。
    二、“光影”在中国水彩创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一)“光影”在中国水彩画早期的发展过程
        光是色彩产生的决定性条件。因为有了光的照射,我们才得以感受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和色彩。物体接受到光源射出的光线,依照其本身的质地和分子结构,将光线或反射、或吸收、或让其透过(透明物体),由此,便构成了物体本身固有的色彩和质地。水彩画中的空间层次和立体感的创造,也都是依据光影变化所产生的明前暗后、明实暗虚、明强暗弱、明主暗宾的视觉规律进行表现的。
    在中国水彩画发展历程中光与影的表现一直伴随其中,光影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不同时段的水彩画家对光影在水彩画中不同的理解和表达,呈现出由客观到主观,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趋势。光影的运用在早期中国水彩画中体现在对画面物体的造型、三文空间的表现和对画面色彩的影响,使水彩画再现客观现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水彩随着艺术的发展,光影被赋予新的表现作用

       中国水彩真正开始得以广泛传播是在上海。上海被称为我国水彩画的发祥地。上海土山湾画馆是我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西洋画传习机构,土山湾画馆培养了大批的水彩画人才,对中国近代的美术教育起到了启蒙作用,为中国早期水彩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从西方传统绘画中借鉴直接经验将西洋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 以中国画的方式为主导运用西画中的构图、透视、色彩,也运用中国画中的渲染、勾勒,兼有着两种绘画 形式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中国水彩画中并非把光影作为纯粹的表现对象,而只是一个辅助造型的手段。《母尋官》是当时的一件水彩人物作品,虽然当时所作的水彩画融会中西美术表现技法,采用明暗法与线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还是可以看出有着明显中国画的痕迹,人物面部虽然也有明暗变化,但非常淡且柔和,几乎感觉不到光的照射,主要还是利用画面中黑、白、灰的对比,模拟出自然人像的立体感,这是国内早期水彩画中对自然光影的简单反映和表达。
  1. 上一篇:体育公园景观规划设计+CAD图纸
  2. 下一篇:会议厅样板房设计与虚拟漫游
  1. 当下软装饰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2. 泰安妇幼保健院景观设计...

  3. 木生品牌种子的包装设计

  4. 传统庭院在现代茶馆室内设计中的探讨

  5. 论巧克力包装设计

  6. 传统诗词在交互媒介中的表现APP界面设计

  7. 淮安市码头镇城市印象滨河景观规划设计

  8.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9.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0.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1.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2.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3.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4.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5.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7.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