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敷料是指暂时覆盖伤口的一类临床医用材料,主要用于伤口渗出液的控制,保护伤口免受细菌和外界环境的污染。
一般说来,敷料的演进是从最早期的被动型敷料,发展到相互作用型敷料,继之又演变到现今的生物活性型敷料。即:①被动型敷料(传统敷料),被动覆盖创面和吸收渗出物,为创面提供有限的保护作用。②相互作用型敷料,敷料与创面之间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如吸收渗出液以及有毒物质、允许气体交换,从而为愈合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阻隔性外层结构,防止环境中微生物侵入,预防创面交叉感染等。③生物活性型敷料,自身具有活性或能促进活性物质释放,从而使创面愈合速度加快。63749
传统敷料一般为纱布,纱布经羊脂等浸润,形成湿润性不粘纱布,或者在传统敷料的外周再包一层带孔的塑料薄膜制成的塑料膜性不粘连纱布。传统敷料的优点是吸收性强,价格便宜,应用简单,保护创面等,但是它们缺点较多,造成伤害较大,不利于使用。如:纱布无法保持创面的湿润,不利于伤口愈合过程;屏障作用较差,特别是被浸湿后;创面的肉芽组织易生长入纱布的网眼中,换药时损伤新生组织引起疼痛,而且易留下较大面积的疤痕;纱布纤维易脱落,成为异物延缓伤口愈合。湿润性不粘纱布有时难以固定,特别是在术后早期运动时;吸收性较差,对于渗出较多的伤口,会导致伤口周围的皮肤浸渍,故只能应用于干性伤口。对于塑料膜性不粘连纱布,如果渗出较多就需要外层敷料的辅助。传统敷料和闭合性敷料相比,在对于伤口愈合、感染、疼痛等方面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由于其需要每天更换,在方便程度上远不及闭合性敷料[18]。
1982年Tumer[19]首先定义了理想敷料的概念:能保持伤口创面的湿润、去除多余的伤口渗处液、允许气体交换、隔热、隔菌、能除去伤口感染的毒素和微粒、允许躯体移动而不对伤口造成损伤。随后1998年Morgan又拓展了其范畴。随着材料科学和制备工艺的发展,敷料的性能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新型敷料。表1.1为各种新型敷料的基本特性:
表 1.1:一些新型敷料的特性[20] :
薄膜类 泡沫类 水凝胶类 水胶体类 藻酸盐类
透明 + — +/— — —
透氧性 + + + — +
吸收性 — + + +/— +
隔离细菌作用 — — — + —
对水蒸汽的通透性 + + + — +
对无创皮肤的粘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