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称为主流,而介质基片上的集成天线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二极管和场效应管在单片集成电路中的应用遇到了瓶颈。很多的辐射单元,像偶极子、微带贴片和槽结构,都不能满足高增益,宽波束的要求。卫星天线、遥感天线和天文学中的射电望远镜都要求具有多波束系统,并且要有很高的集成度,如果用金属波导馈电,会导致成本增高和体积、重量加大等问题,用平面集成天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Gibson在1979年提出了一种天线,被称为Vivaldi(文瓦尔迪)天线[1],它由介质和开有指数缝隙的薄铝片组成,用于8-40GHz的视频接收模块;Prasad和Mahapatra介绍了一种线性渐变缝隙天线(LTSA)[2],它的长度约为一个波长,蚀刻在厚度为25mil 的铝制基板上;Korzeniowski研究了一种用于94GHz成像系统的线性渐变缝隙天线,它长度为10倍波长,蚀刻在1mil 的kapton基片上;Yngvesson详细给出了常宽缝隙天线(CWSA)的实验结果[3]。如图1.3所示:27028
     三种基本类型TSA
    图1.3 三种基本类型TSA
        由于渐变缝隙天线的优秀性能,除了上面的三种基本类型渐变缝隙天线之外,又有很多性能良好的其他形式的渐变缝隙天线被研究出来[4]。
    (1)Fermi渐变缝隙天线
        Fermi渐变缝隙天线采用的硅介质基板厚度为100um,相对介电常数为11.7,在介质上按照一定要求进行蚀刻,所蚀刻的小孔直径范围为300-750um,如图1.4所示,这样可以减小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论文网
     图1.4 fermi渐变缝隙天线结构
    (2)双指数渐变缝隙天线(DETSA)
        DETSA天线的原型是vivaldi天线,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DETSA天线的馈电结构也是指数渐变形式,如图1.5所示:
     图1.5 DETSA天线结构模型
        与vivaldi天线相比,在其他参数一样的条件下,DETSA天线具有更高的增益,并旁瓣电平和交叉极化更低,这些差异在高频时十分明显。DESTA天线和vivaldi天线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的阻抗带宽很宽,并且在中心频率附近,方向图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它的设计过程比较复杂。
    (3)波纹状渐变缝隙天线
        图1.6(a)所示的是一个宽带鳍线馈电的缝隙天线结构,天线的渐变段添加了波纹状结构;图1.6(b)所示的是天线的左右两侧边缘添加了波纹状结构。
     图1.6 波纹状渐变缝隙天线
        这样做相当于插入了一些短路支节,这些支节可以有效的减小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改进了传统缝隙天线的性能。
  1. 上一篇:红外导引头发展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下一篇:目标易损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 立方星可展开天线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微带天线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两维平面阵列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4. 阵列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5. UWB天线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6. 波导缝隙天线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7. 微带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8.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9.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0.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1.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2.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4.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7.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