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民间组织视为推进城市公益生态链新的路径与尝试,由于关于枢纽型社会组织与民间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研究综述主要集中在:枢纽型社会组织研究综述与民间组织研究综述两个方面。23345
相关概念的界定
枢纽型社会组织理论源于博兰尼( Karl.Polanyi)能动社会和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的公民社会,在首次出现于于2008年9月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官方文件,就开始吸引大批学者的探讨。而问题的探讨与研究始于对问题的界定。一般来说,在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已达成以下共识:
首先就其含义而言,《意见》中对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阐述,也为学术界所广泛认可,综合而言就是,枢纽型组织实质上是一种联合性社会组织,此类组织在有关部门认定的基础上,对与其具有相同类别、性质,所处相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服务和管理工作,承担其管理功能,同时沟通政府与组织关系,发挥桥梁作用。论文网
王鹏(2013)认为从构成要素来看, 枢纽型组织的形成要有三个要素: 组织群、载体和平台。崔玉开(2010)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特征归纳为合法性、排他性、资源整合性、代表性四大特性。枢纽型组织首先应是正式组织,从而能够获取国家的扶持和帮助,其次应具有代表性,是国家在某一领域的授权单位,同时能够对资源进行整合树立,有能力帮助其他组织的发展。代表性指枢纽型组织是在同一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组织。而陈佳俊、杨逢银(2014)认为初次之外,枢纽型社会组织还具有非政府性,并非政府的衍生机构。
杨丽(2012)认为枢纽型组织主要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一是在政治上纽带作用,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二是业务上枢纽型组织属于龙头地位,帮助其他组织共同发展,将组织凝聚起来;三是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发挥平台作用,进行日常联系服务和管理。万军、张希(2013)则强调枢纽型社会组织实质上协调了社会组织如何获取资源,通过承接国家政府职能转移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契机。
已有的研究在对枢纽型社会组织进行界定时,多立足于政府角度,从认定部门、构成要素、性质和主要职能着手进行诠释。而在研究者看来,枢纽型社会组织是一种减少社会转型其冲突和曲折通过国家和社会制度制度创新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在整个城市公益公益链中,枢纽型社会组织在政府和民间组织之间联结平衡、承上启下,开辟了一条创新模式。
国内相关研究的评述
枢纽型组织的出现来源于两方面的社会需要,是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群体阶级矛盾激化下对衔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多元力量的需要。枢纽型社会组织实质上也是作为一种新型调节模式,也正因此目前现有对枢纽型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对其组织模式的探讨和对其未来发展、体系完善调整两大方面。
在对其模式的探讨集中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存在意义与现有问题。究其存在意义而言,陈海明、陈芳(2013)指出枢纽型组织是开创性质的,在建立之后将过去没有纳入管理范围内的社会组织纳入监管范围,这就需要运用政策引导、法律约束、民众监督予以民间组织保护和监督。汤丹阳(2014)认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实质上开启了公益系统的良性互动。在社会大环境处于转型期,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枢纽型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组织基础,提供了社会发展前行的可能性和创新性。而谈及问题,学者们则纷纷重点探讨了互动关系的定位问题,如何定位政府、枢纽型、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是其问题核心与重点。叶林(2013)着重探讨了枢纽型组织的资源获取。枢纽型组织一方面需要从政府获得资源制度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同时避免行政化的趋势文持其独立性和社会性。孙志祥(2014)认为想要让枢纽型社会组织切实发挥其能力作用,首先应考量的因素是组织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是对其他社会组织支持和服务的能力。
- 上一篇:金融创新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微博舆论监督引导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
-
-
-
-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