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收入是俱乐部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国内足球产业化发展初期,俱乐部投资方多为国有企业,许多广告赞助的商业化程度非常低,很多都是“被迫”接受一些广告的赞助。虽然一些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非常支持足球产业的发展,比如北京国安俱乐部每年收到2000万元的政府拨款,用于俱乐部建设。但这些还是大大削弱了俱乐部应有的广告收入,使得中国俱乐部的广告市场缺乏市场化。赛事转播费用本应是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国内联赛转播权和转播费用分配权实际是控制在中超公司手中,俱乐部能分配到的转播费实际是很低的,平均每家俱乐部每年只能由1000万元的转播收入,这与俱乐部的应得收入相差甚远。
3、赞助商投入
赞助商的投入是俱乐部运作的核心动力。职业联赛初期,我国俱乐部每个赛季平均投入的资金为3500万元,随着联赛职业化程度的加深,足球产业的体制逐步完善,各俱乐部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2012赛季,广州恒大俱乐部的投资方恒大集团就为俱乐部投入了惊人的6亿元,相比之下,联赛投入最少的上海申鑫俱乐部的5000万元就不算什么了。高投入的广州恒大近几年不光在国内,在整个亚洲都取得了顶尖的成绩,甚至被认为是亚洲最强的俱乐部,因此国内许多俱乐部开始遵循恒大高投入高回报的路线开始俱乐部建设,中超也逐渐进入“烧钱”的时代。2014年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出资12亿元占得恒大俱乐部50%的股份,有这样雄厚资金的注入与背后财团支持,恒大俱乐部也正式步入世界一流俱乐部行列,其俱乐部资产已可与欧洲豪门俱乐部相媲美。
4、球员卖出收入
在职业联赛初期,买卖球员并不能为俱乐部带来什么收入,但在2006年后,特别是2010年广州恒大俱乐部开始发动金元攻势以后,联赛中出现了许多依靠卖出球员获得丰厚回报的俱乐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14-2015赛季结束后的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2015年初,依靠出售张鹭和丁海峰两名球员,俱乐部获得了1.2亿元的丰厚回报,而他们新赛季的投入预算仅为6000万元,这其中的盈利十分惊人。然而,高价的球员并不与他们的足球水平成正比,这也反映出我国足球转会市场的不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