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1.1  絮凝剂发展

       絮凝剂根据其组成可将其分为三类:(1)无机絮凝剂主要是铝、铁盐类化合物,

    包括以下系列: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硫酸铝(PA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铝(PAP)、聚合磷酸铁(PFC)、活化硅酸(AS)和聚合硅酸(PS)等。当前常用的无机絮凝剂多是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2)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季胺盐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又统称为传统絮凝剂。(3)天然絮凝剂包括天然高分子物质(如改性淀粉、甲壳质、木质素等)和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主要有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DNA以及有絮凝活性的菌体等,下面主要讲下微生物絮凝剂及其机理。文献综述

      微生物絮凝剂(简称MBF),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絮凝剂产品,是指由微生物自身产生的、具有高效絮凝作用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高效、安全、无二次污染[4-7]等优点,因此得到了世界许多研究者的广泛青睐。最早的微生物絮凝剂是1935年Butterfield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来的微生物产生的,该微生物的胞外产物具有一定的絮凝力。1971年Zajic和Kneting从煤油中分离出了一株棒状杆菌,该菌可分泌对泥水具有絮凝作用的多聚物[8]。1975年,J.Nakamura等从霉菌、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菌株中,最终分离出19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包括霉菌8株、细菌5株、放线菌株和酵母菌1株,其中以酱油曲霉菌(As pergillu-ssojae)产生的絮凝剂AJ7002 效果最好[9]。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的仓根隆一郎等人从日本的旱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红平红球菌(Rodococ cuserythropolis),并将菌株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命名为NOC_1[10]。1985 年,Hironki Takagi 等对拟青霉属菌(Paecilomycessp.I_1)产生的絮凝剂PF101 进行的试验表明,它对各种微生物细胞均有絮凝沉淀作用,并且可以去除溶液中几乎所有的悬浮颗粒,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如血红细胞、碳粉、纤维素和硅藻土等[11]。由于微生物絮凝剂的非特异性的絮凝和沉淀性能,它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巨大潜能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1986 年PyichiroKurane 等人将NOC_1 用于畜产废水、膨胀污泥和砖场生产废水等的处理,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认为是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微生物絮凝剂[10]。1991 年,Kurane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菌-产碱杆菌AL_201,该菌在含有蔗糖的培养基中生长并分泌絮凝剂[12]。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真正应用到实际中的并不多,其原因为微生物絮凝剂存在产量小、生产成本高、贮存稳定性差、投量大和应用范围窄等缺点。 因此如何降低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其投药量和扩展应用范围,是将微生物絮凝剂用于水和废水实际处理的关键所在 [13-16]。为克服这些缺点,研究者们对微生物絮凝剂和其它无机化学絮凝剂结合使用。如MBFGA1与聚合氯化铝(PAC)结合形成的复合材料已经被研究,MBFGA1是一种粘性类芽孢杆菌的微生物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当该物质与聚合氯化铝(PAC)结合后,作为絮凝剂能够增强絮凝能力和降低消耗的费用[17,18]。我们实验室从山东海滨的盐土中筛选出了一株土壤杆菌ZX09。该菌能够利用蔗糖或葡萄糖为碳源,通过发酵产生一种水溶性的胞外多糖,即索拉胶[19],其结构如图1-1:

    索拉胶β-葡聚糖的结构图

    图1-1  索拉胶β-葡聚糖的结构图

  1. 上一篇: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2. 下一篇:阴离子膜膜间离子选择透过性与膜结构关系研究
  1. 番茄逆境响应基因SlERF26的...

  2. 甜味抑制剂Lactisole对小鼠...

  3. 国内外对桦褐孔菌化学成...

  4. 石墨毡电极的改性及其在...

  5. 旋转挂片法具有抗菌性能的缓蚀阻垢剂开发

  6. 细胞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

  7. 复合菌剂对辣椒苗期促生作用的研究

  8.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9.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0.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1.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4.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6.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7.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