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3.5.2  穿甲弹侵彻靶板的破坏形式…41
    3.5.3  弹道极限的计算42
    结论44
    致谢45
    参考文献46
    附录47
    1  绪论
    一种新式弹丸总是为了满足某种新的战术技术要求而设计的,现代弹丸设计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为:威力、射程、射击密集度和安全可靠性等[1]。在本次设计中已经确定了目标为对12.7mm含能穿甲燃烧枪弹进行设计。
    1.1  穿甲弹简介
    穿甲弹是依靠自身动能来穿透并毁伤装甲目标的弹药,其特点为初速高、直射距离大、射击精度高,是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主要弹种,也配备于舰炮、海岸炮、高射炮和航空机关炮;用于毁伤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辆、舰艇、飞机等装甲目标,也可用于破坏坚固防御工事[2]。
    由于穿甲弹是靠动能来穿透目标,所以也称动能弹。一般穿甲弹穿透目标,以其灼热的高速破片杀伤或毁伤目标内的有生力量,引爆弹药、引燃燃料、破坏设施等。穿甲弹是目前装备的重要弹药之一,已经广泛配用于各种火炮。
    旧式穿甲弹中,在弹体中装有少量炸药及引信,弹丸头部虽然已经破裂,但是弹体依然具有强大的惯性,所以仍会继续前冲。当撞击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引信被触发点燃,从而引起了弹丸装药的爆炸。这时,在每平方厘米面积上,可产生数十吨至数百吨的高压,从而杀伤坦克内的乘员、破坏武器装备。
    当然,现代的穿甲弹,特别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芯是实心的,其中并没有炸药,击穿装甲之后,是依靠高速飞溅的装甲碎片和残余的弹芯杀伤装甲目标中的人员、破坏其中的装备。而贫铀穿甲弹在击穿装甲后,强大的撞击力会使得贫铀弹芯发生自燃,产生高温,引燃装甲目标中的油料、弹药,造成极大的破坏效果。
    穿甲弹是在与装甲目标的斗争中发展的。穿甲弹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来对付覆有装甲的工事和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坦克以后,穿甲弹在与坦克的斗争中得到迅速发展。普通穿甲弹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做弹体,头部采用不同的结构形状和不同的硬度分布,对轻型装甲的毁伤有较好的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重型坦克,相应地研制出碳化钨弹芯的次口径超速穿甲弹和用于锥膛炮发射的可变形穿甲弹,由于减轻弹重,提高初速,增加了着靶比动能,提高了穿甲威力。
    由于现代战场上各种活动兵器数量增加及防护装甲增强,使得一般弹药很难对付,而穿甲弹因为动能大、不易受屏蔽装甲的影响,因而越来越受各国重视。目前有攻击飞机、导弹的穿甲弹;攻击舰艇的穿甲弹及半穿甲弹;摧毁坦克及装甲输送车等目标的穿甲弹;攻击坦克顶甲、飞机装甲、导弹和各种轻型装甲目标时主要利用小口径穿甲弹;从正面和侧面攻击坦克目标及混凝土工事时则利用大、中口径穿甲弹。
    随着现代反坦克弹药性能的提高,世界各国都普遍加强了坦克的防护能力,装甲技术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相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装甲目标,如多层装甲、复合装甲、陶瓷装甲、贫铀装甲、反应装甲、主动装甲和模块式装甲等,其抗穿甲弹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
    坦克是陆军的主要战斗车辆,现代坦克都加强了防护能力,通常配有夜视、夜瞄、激光测距、电子弹道计算机、双向稳定器和自动装填装置,从而提高了射击精度和射速,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
     图1.1  坦克的装甲结构示意图
        坦克的装甲防护不断地改用新材料和新结构技术,普遍采用了多层间隔装甲、复合装甲、反应贫铀装甲等,同时还改进了车体结构,增大了发动机的功率。这样不仅增大了坦克的防护能力,也增强了其机动性能。
  1. 上一篇:AutoCAD/Solidworks反恐排爆机器人设计
  2. 下一篇:桨叶输送机试验研究+文献综述
  1. solidworks陶鲁斯pt24/7纯双动...

  2. Solidworks95式步枪智能化导轨设计

  3. SolidWorks40mm的3连发自动炮炮身设计

  4. SolidWorks新型狙击榴弹发射器设计

  5. SolidWorks低膛压弹药连续发射装置研究

  6. SolidWorks频率可调式炮口减振器设计

  7. SolidWorks无轨式螺旋速冻装...

  8.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9.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0.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2.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3.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4.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5.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6.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7.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