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试验过程中所得数据 25
3.2 点火延迟时间分析 27
3.3 压力-时间曲线分析 27
3.3.1 构件修改前试验过程中数据分析 27
3.3.2 构件重加工后试验过程中数据分析 28
3.4 不同装药下膜片破裂方式的影响 29
3.5 数值模拟 31
3.6 射流形状 32
4 需进一步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32
结论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矛与盾的对抗经久不衰,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愈演愈烈。由最原始的冷兵器发展到枪与防弹设备等热兵器的直接对抗。时至今日,武器威力的不断增大,使得对防御工事抗暴能力的要求也随之相应增加,这一切又反过来提高了对弹药性能的要求。
根据新军事理论,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信息战。信息指挥中心无疑成为战争中首要的打击目标,因为打击敌方的首脑机构和指挥系统,可快速达到战争目的,缩短战争时间,使双方减少伤亡,特别是减少己方的伤亡;其次,可以提高作战效益,增大己方得失比。为了达到隐蔽目的和减少地面武器攻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各国都逐渐把指挥中心从地面移入地下甚至地下几十米的深处,因此,重要的地下防护工程,成为战争中被打击的重点目标,钻地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自海湾战争以来,攻击地下防护工程的武器和打击方式已逐渐成为各国竞相研究发展的目标。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各种地面军事设施几乎完全被摧毁。但是,伊拉克深入地下的防护工程,特别是国家战争指挥中心完好无损,保存了伊空军80%的飞机、70%的坦克和65%的装甲车、火炮等重要的军事装备。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地下防护工程又一次显示了其重要作用,南联盟广泛构筑了大量的地下工事和民防设施,保存了大量的战略物资;飞机进库,导弹进山,较好地保存了实力,减少了损失。美国作为两次战争的主演者,在海湾战争后就及时调整了军事策略,把攻击目标转向于深埋地下的防护工程,重点发展摧毁深埋目标的弹药。因此,发展攻击地下防护工程的钻地弹是现代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 ]。
1.2 钻地武器的历史
钻地弹最初是指反地下坚固目标的侵彻战斗部, 由坚硬的侵彻弹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侵彻头一般为高强度钢或重金属合金材料, 采用破片杀伤方式;引信通常为延时近炸引信或智能引信。侵彻战斗部一般采用大长径比, 因武器携载能力限制, 其直径一般不超过500mm。此外,为进行精确打击, 弹上还装有控制、导引机构[ - ]。钻地弹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欧洲率先研制, 最初用于攻击飞机跑道, 由飞机挂载, 如德国的MW22机载撒布器携载的戴文斯反跑道动能侵彻弹、法国阿帕奇AP反跑道撒布器携载的10枚520kg的反跑道侵彻子弹药。
美国的钻地弹最初由1960年的“土壤(包括岩石、砂、冰等地介质)动力学”研究计划中提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在里根总统提出核防御战略计划后,为了对敌方地下指挥工程和地下导弹基地实施打击,从20世纪80年代到海湾战争,美国一直致力于对钻地弹的研究,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在使用普通激光制导炸弹外加地毯式轰炸的方法攻击伊拉克深藏在地下的指挥中心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临时在203mm炮管中装填炸药并将其与激光制导部件和战斗部相连,第一次使用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炸弹攻击伊拉克的地下钢筋混凝土设施。当时这种炸弹就能钻土深度达30m以上,钻入混凝土深度达6m,该弹长5.7m,当时只能由F-115E或F--111战斗机携带。战后,美军给其命名为GBU-28激光制导钻地弹。此后,钻地弹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得以迅速发展。
- 上一篇: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微介孔分子筛及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研究
- 下一篇:分子内六配体锰卟啉模型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氧化苯乙烯的性能考察
-
-
-
-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