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BTA的缓蚀性能 11
3.3 乌洛托品的缓蚀性能 13
3.4 NaNO2的缓蚀性能 15
3.5 硫脲的缓蚀性能 17
3.6 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19
4 缓蚀剂的经济性分析 19
4.1 最佳浓度时成本 20
4.2 达到相同缓蚀率(40%)时成本 20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1 绪论
1.1 缓蚀剂简介及应用
金属腐蚀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腐蚀则是金属与周围的电解质发生反应、从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国外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由于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大约相当于金属年产量的20~40%,因腐蚀而损耗的金属达1亿吨以上。金属腐蚀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有关国家统计,每年由于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约 5000亿美元,平均每人2000美元;英国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5%;日本为国民经济总值的1.8%。因此,积极地进行腐蚀防护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1]。
防腐蚀的方法很多,利用缓蚀剂进行防腐就是其中一种。一般来说,缓蚀剂是指那些用在金属表面起防护作用的物质,加入微量或少量这类化学物质可使金属材料在该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明显降低直至为零。在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
与其他防腐蚀方法相比,缓蚀剂的用量一般从千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个别情况下百分之几,不仅使用方便、经济有效,还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金属材料原来的物理、力学性能不变,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缓蚀剂的作用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防腐蚀材料复合使用以求达到更好的缓蚀效果[2-3]。
1.2 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一般认为,缓蚀作用机理可以概括成两种:一是电化学机理,它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电化学过程为基础,解释缓蚀剂的作用;另一种是物理化学机理,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为依据,说明缓蚀剂的作用。实际上,缓蚀作用的表现在于缓蚀剂对金属腐蚀电化学过程的抑制,而这种抑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在金属表面发生了某种物理化学的变化。所以,这两种机理其实是相互联系着的,而每种缓蚀剂的工作机理取决于缓蚀剂的种类、化学结构、金属种类和环境等因素。
1.2.1 缓蚀剂的电化学机理
电化学理论认为,腐蚀存在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而缓蚀剂正是通过加大该过程的阻力来减小金属的腐蚀速率。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将缓蚀剂分为阳极抑制型、阴极抑制型和混合抑制型[4]。
(1)阳极抑制型缓蚀剂钝化(氧化)膜理论
阳极抑制型缓蚀剂是能够抑制腐蚀电池阳极反应的缓蚀剂。当将阳极型缓蚀剂加入到腐蚀介质中去时,很容易引起金属表面氧化(钝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钝化膜)而抑制金属的腐蚀。